《误杀3》有巨大的尺度突破( pò),这个突破不是场面上的( de),是理念上的。
这几年我们( men)看过不少东南亚犯罪片( piàn),包括《误杀》的前两部,见多( duō)了各种治安混乱、政局腐( fǔ)败的乱象,但那些里头,至( zhì)少有一种起码的正义观( guān)。
就是说,尽管角色不是黑( hēi)白分明、好人坏人那么绝( jué)对,你多少能分辨,这个是( shì)有污点的好人,那个是有( yǒu)苦衷的坏人,阵营中间毕( bì)竟有条界限,尽管模糊一( yī)点。
但在《误杀3》里,这种界限( xiàn)几乎消失了,影片中大多( duō)数的反转也由此而来。我( wǒ)们常见的“反转”,多半是某( mǒu)人其实做了或没做什么( me),又或者某人其实是或者( zhě)不是什么人,诸如此类的( de)剧情包袱,智力迷局。但《误( wù)杀3》的反转,更像是一种把( bǎ)角色的刻板属性抹除掉( diào),从而突出对某种人性真( zhēn)相的惨烈揭示。
电影的线( xiàn)索复杂,多个阵营之间的( de)互相利用和争斗,全浓缩( suō)在短短109分钟内,叙事疾如( rú)暴风,有让人喘不过气的( de)紧张感。但即便在这样密( mì)集的节奏下,你仍然有足( zú)够的仔细审视每个角色( sè),并产生一种深深的厌恶( è)感。
他们有的曾经干过脏( zàng)事,如今想与过去一刀两( liǎng)断。有的仍在恬不知耻干( gàn)着脏事,酝酿着更肮脏的( de)勾当。有的以前没有机会( huì),这次终于能将手狠狠弄( nòng)脏。还有的为了看似公义( yì)的目的,不得已做起了脏( zàng)事。
最后一种人,已经是整( zhěng)部电影里最接近正义、最( zuì)让人共情的了。但他们使( shǐ)用的手段,放在其他犯罪( zuì)片里,仍然跟大反派没有( yǒu)两样,因为他们毫不顾忌( jì)地利用了孩子。
这就是这( zhè)个电影凶狠的地方,除了( le)某些早早下线的配角,它( tā)几乎没有给善良仁慈留( liú)出空间,扑面而来的,只有( yǒu)汹涌的以暴制暴,残酷的( de)以恶除恶。
在这种近乎全( quán)员恶棍的混战里,孩子成( chéng)了无比脆弱的存在。成年( nián)人出于欲望和仇恨互相( xiāng)摧毁,而方式就包括着绑( bǎng)架、关押、折磨彼此的孩子( zi)。
更令人揪心的是,在所以( yǐ)这一切里,孩子几乎是隐( yǐn)身的。看着成年男女像野( yě)兽一样厮斗,而他们冲突( tū)核心的孩子却几乎总是( shì)隐于镜头之外,这会不禁( jìn)让你有一种强烈的渴望( wàng):带我去看看孩子啊,关心( xīn)一下他们在想什么,说了( le)什么,他们有多么恐惧和( hé)无助。
这种强烈的情绪,构( gòu)成了对现实的关照,我们( men)都知道拐卖行业庞大而( ér)暴虐,但电影给了我们感( gǎn)性一个巨大的动力,去听( tīng)听那些孩子的哭声,去看( kàn)看他们的处境,去帮帮他( tā)们和他们的家人。
全球有( yǒu)多少儿童被拐卖,有多少( shǎo)家庭因为拐卖而支离破( pò)碎,这些数字到处都能查( chá)到,也出现在影片结尾。但( dàn)只有数字是远远不够的( de)。
我们必须亲眼看到这一( yī)点,亲自感受到这一点,这( zhè)些数字才开始有意义,这( zhè)也是《误杀3》这样的电影的( de)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