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阁特稿 如今提起藏( cáng)地电影,很多人首先想起( qǐ)的关键词大概是“宗教、藏( cáng)区生活、文化挣扎”等现实( shí)议题。
以万玛才旦导演为( wèi)例,从《撞死了一只羊》的信( xìn)仰哲思,到《气球》里融入社( shè)会议题,极大地拓宽了藏( cáng)地电影的表达。
这部 《一个( gè)和四个》 的画风又截然不( bù)同——

这是一部叙事性很强( qiáng)的犯罪悬疑片,仅从预告( gào)片来看,就充满了枪支、车( chē)戏、身份反转等经典商业( yè)元素。
万玛才旦的儿子——95后( hòu)新人导演久美成列,用这( zhè)部长片首作打破了藏地( dì)电影的既有印象,更让年( nián)轻的导演本人站上了国( guó)内外的电影舞台:
拿下了( le)第16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 jù)情长片、最佳导演、最佳演( yǎn)员三项大奖,提名了第34届( jiè)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 sài)单元(亦是唯一入选的华( huá)语影片)。
影片上映首周末( mò),累计票房仅收284万。
趁着还( hái)有不多的排片,时光君赶( gǎn)紧来帮大家挖掘一下这( zhè)部新片中的“遗珠”。

在影片上映前,声光阁( wǎng)记者对久美成列导演进( jìn)行了专访,年纪轻轻的他( tā)非常喜欢西部片,为了拍( pāi)好本片中的“护林员”,专门( mén)去采访了很多90年代时期( qī)真正当过护林员的人;影( yǐng)片前后一共拍了53天,因疫( yì)情原因,横跨了3年的时间( jiān)才做完,剧本阶段父亲提( tí)了一些意见,但导演表示( shì),拍摄的时候不让父亲来( lái)看——他一来,片场气氛就不( bù)对了,所有工作人员都毕( bì)恭毕敬……;选择了片中藏语( yǔ)和汉语的结合,也是希望( wàng)这个故事可以被更多非( fēi)藏语观众看到。
至于《一个( gè)和四个》里面到底谁是坏( huài)人?久美成列导演说,他的( de)本意是开放式结局,不告( gào)诉观众具体哪个人是坏( huài)人,哪个人是好人,但为了( le)送审,还是要加片尾字幕( mù)中那句话的。

01.人性悬疑
“罗( luó)生门”式的故事,“八恶人”式( shì)的群像。
初看《一个和四个( gè)》,很容易想起这些影史经( jīng)典之作。
电影改编自藏族( zú)作家江洋才让的同名短( duǎn)篇小说,讲述了一则惊险( xiǎn)荒诞的人性寓言故事。
高( gāo)原之上,雪夜来临之前。
护( hù)林员桑杰(金巴 饰)的小木( mù)屋中,闯进了三名不速之( zhī)客。
一位是自称森林公安( ān)的持枪男子(王铮 饰),自称( chēng)要埋伏抓捕一个盗猎接( jiē)头人;

匆匆闯入的的村民( mín)老光棍更宝(更旦 饰),神色( sè)可疑,似乎就是那个盗猎( liè)接头人?

不久后,又有一位( wèi)男子(达杰丁增 饰)持枪推( tuī)门而入,声称自己才是真( zhēn)正的森林公安。

到此,一场( chǎng)狼人杀游戏似乎就此开( kāi)启。
只有护林员桑杰持有( yǒu)明确身份牌,他以1V3,要猜测( cè)推断与他共处一室的三( sān)个人中,谁是真正的森林( lín)公安?谁是那个盗猎接头( tóu)人?
而标题中“一个和四个( gè)”的最后一个,又藏在叙事( shì)的哪个角落?

全片88分钟的( de)时长保证了整部电影的( de)紧张感持续到最后一刻( kè),最后则用一个开放式的( de)结局引人回味,抽丝剥茧( jiǎn),挖掘真相。
导演在采访中( zhōng)透露自己被这则短篇吸( xī)引的原因,他沉迷于发生( shēng)在一个密闭的空间或是( shì)一个极端情境下,人能爆( bào)发出来的能量。
他在北电( diàn)导演系学习时,曾在学校( xiào)拍过六个短片,大多讲的( de)都是这种压抑中的情感( gǎn)释放,比起这部长片首作( zuò),人性呈现得更为极端而( ér)癫狂——
比如短片《解脱》中,主( zhǔ)人公在爱里感到束缚与( yǔ)压迫,最后竟是用自杀来( lái)解决这个问题,获得了永( yǒng)久的自由与宁静。

另一则( zé)短片,他讲述了一个北漂( piāo)农民工的故事,农民工在( zài)某个餐馆中感受到了一( yī)种隐形歧视,这种愤懑与( yǔ)他家庭关系积攒的压力( lì)一道爆发,促使他杀了餐( cān)馆老板。
《一个和四个》中也( yě)有一场高潮对峙戏,在最( zuì)后二十分钟,四人一齐出( chū)场,建立出多组人物关系( xì),互相揣测互相牵制,辩白( bái)或是撕扯的对话接连抛( pāo)出。
空气中充满着浓浓的( de)火药味,随时能被一触即( jí)达地点燃……

不难看出,从类( lèi)型片叙事到融入电子乐( lè)的电影原声,作为成长、学( xué)习在城市的创作者,久美( měi)成列拥有着更加年轻化( huà)、接近大众的电影视野。
虽( suī)然作为第一次尝试,剧作( zuò)显得稍显刻意和类型化( huà),但想到导演彼时才23岁,未( wèi)来还有无限可能。
02.野性的( de)呼唤
很多人说,《一个和四( sì)个》就是个套着藏地电影( yǐng)外壳的悬疑类型片。
久美( měi)成列却没有趋附这些标( biāo)签,他认为自己想要拍摄( shè)的就是专属自己的生命( mìng)体验,这一点和其他藏区( qū)电影导演没什么不同。
而( ér)在《一个和四个》类型片的( de)叙事下,我们也能看到这( zhè)部电影传达出来的自然( rán)主义以及融入行为逻辑( jí)的宗教文化,这些都是润( rùn)物细无声般包裹着久美( měi)成列的生活环境。

在久美( měi)成列看来,他心中对于“一( yī)个与四个”有着自己的理( lǐ)解。
他说:“‘一个’可能是片子( zi)里的这头鹿,‘四个’可能就( jiù)是木屋里面最终决斗的( de)四个人。”
鹿代表着一种亘( gèn)古不变的灵性,而四个则( zé)象征着人类的复杂性。
当( dāng)断角的鹿直视镜头之时( shí),这种“灵性”被破坏后鲜血( xuè)淋漓的痛感,会让所有人( rén)的心为之震颤。

人与人的( de)关系间也有着诸多隐喻( yù)。
以影片中的护林人桑杰( jié)为例,他是一位传统的藏( cáng)族牧民,从他佩戴的念珠( zhū)及随处可见的图腾便可( kě)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护( hù)林人的饰演者——金巴,在此( cǐ)之前一直以“人狠话不多( duō)”的藏区硬汉的形象出现( xiàn)在观众面前,比如《塔洛》里( lǐ)的牧场主人,《气球》里守旧( jiù)的父亲。

但在《一个和四个( gè)》中,他饰演的桑杰却显得( dé)有些老实懦弱,不仅踌躇( chú)纠结于当下“谁是公安?谁( shuí)是盗猎者”的狼人杀迷局( jú),自己的婚姻也陷入危机( jī),只有对着妻子签好的离( lí)婚协议默默流泪。

而这次( cì)突破形象,挖掘内心脆弱( ruò)面的表演也大受好评,呈( chéng)现出别样的质感,杜可风( fēng)还称他是继张国荣后,自( zì)己最爱的演员。

作为片中( zhōng)唯一明确身份的“好人”,信( xìn)仰是桑杰保持单纯的原( yuán)因,长久以来,无人打扰、与( yǔ)自然为伴的小木屋也保( bǎo)持住了他的这份单纯。
紧( jǐn)接着,木屋被人接连闯入( rù),桑杰的生活也随之发生( shēng)改变,对于信仰和世界的( de)认知都发生了改变,陷入( rù)了一次信仰危机。
不过,久( jiǔ)美成列并没有把这次信( xìn)仰危机固定在一个框架( jià)中,最后引申到人与宗教( jiào)关系的语境中。

反而让木( mù)屋里的四个人互相勾心( xīn)斗角到底,呈现出一种令( lìng)人心惊肉跳的、接近每个( gè)人生活的人性之恶,唤起( qǐ)更大范围内的共鸣。
不给( gěi)人物贴标签,只是拍出自( zì)己的生活体验,拍出想拍( pāi)的东西。
因此,我们才能在( zài)《一个和四个》中解读出更( gèng)多维度的内涵,窥见藏地( dì)电影未来的更多可能。
03.藏( cáng)地新浪潮
久美成列的创( chuàng)作之路,似乎是条一直在( zài)“撕标签”的道路。
他身上最( zuì)显眼的标签是——万玛才旦( dàn)之子。
对比,久美成列的心( xīn)态却很坦然,他觉得在创( chuàng)作上,自己与父亲更多的( de)是一种师生关系,认可并( bìng)受教于父亲在作品中寻( xún)找到的影像风格。
值得一( yī)提的是,万玛才旦作为《一( yī)个和四个》的监制,在剧本( běn)方面给了很多意见。
但在( zài)拍摄期间,久美成列却拒( jù)绝父亲与老师到场,选择( zé)自己与片场工作人员沟( gōu)通,在各个环进行调度,身( shēn)体力行地赢得了尊重。

当( dāng)然,万玛才旦不止与久美( měi)成列这一个徒弟,在他仅( jǐn)53年的生命中,他始终在拓( tuò)展藏地电影更多的表达( dá)形式。
更重要的是,他一手( shǒu)扶持了许多青年创作者( zhě),就像藏地电影的一位大( dà)家长,鼓励支持着藏语创( chuàng)作环境越来越来——
比如藏( cáng)区电影的另一位才华横( héng)溢的代表导演——松太加(《阿( ā)拉姜色》《河》),最早其实万玛( mǎ)才旦的美术。
以长片首作( zuò)《旺扎的雨靴》获得关注的( de)导演拉华加,曾是万玛才( cái)旦的副导演、执行导演。

德( dé)格才让(《他与罗耶戴尔》)也( yě)同样,从万玛才旦的录音( yīn)指导开始做起,一步步成( chéng)长到如今拿出了自己的( de)导演作品。
……
你会发现,近些( xiē)年出现在视野中的藏地( dì)电影作品,很多都是从他( tā)的剧组中走出来的。
而他( tā)也以“监制”的身份参与到( dào)这些创作者的首作中,付( fù)出了诸多心力,投入的时( shí)间不亚于自己去拍一部( bù)电影。
甚至直到逝世前一( yī)天,他还在朋友圈中为青( qīng)年影人加油。

万玛才旦是( shì)一位真正拥有“作者性”的( de)导演,早在他拍电影前,他( tā)就一直在用文字记录自( zì)己的生活思考,小说作品( pǐn)也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去( qù)年,他出版了新的小说集( jí)《故事只讲了一半》。
这个截( jié)然而止的标题,好像正巧( qiǎo)呼应上万玛才旦导演于( yú)今年5月8日的突然离世。
一( yī)时,许多人哀悼并担心着( zhe),藏地电影之后该何去何( hé)从?
如今,看着这群被万玛( mǎ)才旦影响、鼓励着的藏地( dì)电影新人,看到他们不落( luò)窠臼的新颖表达,以及一( yī)部部突破范式的大胆作( zuò)品。
愈发好奇:那个只讲了( le)一半故事,能否由这群新( xīn)人接棒、续写?
我们共同期( qī)待着。
作者:克洛里
采访记( jì)者: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