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蓝色伦理的脆弱( ruò)——转自《沉重的肉身》

基斯洛夫斯基讲的故事( shì)大都与人身的在体性欠( qiàn)缺有关。人身的欠缺是自( zì)然而然的,如果没有对美( měi)好的欲望,人身的在体性( xìng)欠缺本来算不了什么。动( dòng)物没有对美好的欲望,也( yě)就没有对自身欠缺的苦( kǔ)恼。人性的苦恼都来源于( yú)人身的在体性欠缺与对( duì)美好的欲望之间的差距( jù),自由主义伦理承认这种( zhǒng)人性的苦恼是恒在的。个( gè)体生命的在体性欠缺与( yǔ)生命理想的欲望之间的( de)不平衡,任何政治制度皆( jiē)无力解决。
在基斯洛夫斯( sī)基的不同作品中,有一个( gè)故事母题出现过至少三( sān)次:一个女孩子喜欢唱歌( gē),唱歌是她的美好生命的( de)欲望,可是她的心脏有欠( qiàn)缺,不能唱歌,否则会有生( shēng)命危险。基斯洛夫斯基对( duì)平等、博爱等现代价值观( guān)念的质疑,不是从政治原( yuán)则的意义上说,这些价值( zhí)观念没有意义,而是从个( gè)人的在体性欠缺的意义( yì)上看,是脆弱的。
保障个人( rén)生命的自由(包括对美好( hǎo)生活的想象欲望的自由( yóu)),不允许一种历史的、总体( tǐ)(民族、阶级、集体)的价值目( mù)的扼杀个人生命理想的( de)自由想象,是自由主义政( zhèng)治制度最低限度的正当( dāng)性条件。个人自由不仅是( shì)政治理想,也是伦理理想( xiǎng)——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欲望( wàng)自由,然而,由于个体生命( mìng)的在体性欠缺,这种理想( xiǎng)是难以实现的。自由主义( yì)伦理碰到了一个自相矛( máo)盾的困难:既然承认人身( shēn)的在体性欠缺与对美好( hǎo)的欲望之间的不平衡是( shì)恒在的,个人生命理想的( de)自由欲望是易碎的,又如( rú)何可能把维护个人生命( mìng)理想的自由欲望作为政( zhèng)治制度最低限度的正当( dāng)性条件。
当人们在政治制( zhì)度层面肯定自由理想的( de)同时,如何在伦理层面肯( kěn)定自由理想?《蓝》探讨的正( zhèng)是自由伦理的欠缺。
《蓝》是( shì)三部曲的第一部。基斯洛( luò)夫斯基说过,《蓝、白、红》的顺( shùn)序倒过来看也可以。我觉( jué)得,倒过来看,基斯洛夫斯( sī)基的叙事思想的逻辑更( gèng)清晰。
《红》的结局是:瓦伦婷( tíng)出海旅行,尽管行前她留( liú)意听过气象预报——连日来( lái)将会晴空无云,她还是遇( yù)上偶然的风暴。瓦伦婷与( yǔ)住在她对面而又不相识( shí)的法律系学生在幸存中( zhōng)相逢。《蓝》的故事开头是一( yī)个幸福家庭驱车远足。朱( zhū)丽叶,一个富有艺术气质( zhì)的女人,丈夫是作曲家,她( tā)们有一个女儿——这幸福家( jiā)庭让人联想到瓦伦婷与( yǔ)那个法律系学生可设想( xiǎng)的幸福结合。
(又是)一个偶( ǒu)然的车祸在宁静秀丽的( de)大自然陪衬下打碎了幸( xìng)福。
朱丽叶在医院里醒来( lái)才知道丈夫和女儿都在( zài)车祸中丧生。活着还有意( yì)思吗?朱丽叶吞了一大把( bǎ)什么药但没有死成,医院( yuàn)制度不允许死的自由欲( yù)望,只认可不自由的死。
朱( zhū)丽叶如何活下去?
像《永无( wú)休止》中的Zyro,朱丽叶落入生( shēng)命的漂浮境地,不知道自( zì)己该置身何处。与Zyro不一样( yàng)的是,朱丽叶生活在自由( yóu)民主的社会,而不是人民( mín)民主的社会。在这样的社( shè)会里,政府、政党或工会之( zhī)类的国家和社会组织并( bìng)不会来“希望”
朱丽叶如何( hé)重新开始生活,她有选择( zé)自己生命理想的自由。
朱( zhū)丽叶才三十出头,青春还( hái)在自己身上,正是女人成( chéng)熟到懂得何谓生命时刻( kè)的年龄,按哈耶克的消极( jí)自由来讲,朱丽叶的美好( hǎo)生活想象是可望实现的( de):她丈夫的助手安东一直( zhí)暗恋着自己,唯一偶然目( mù)睹车祸的小伙子也在追( zhuī)求她。
可是,朱丽叶感到自( zì)己身上的消极自由是不( bù)堪承负之轻。丈夫和女儿( ér)的死对她突然面临的个( gè)人自由投下了无法摆脱( tuō)的阴影。最低限度的自由( yóu)只是想象中的尤物,在真( zhēn)空式的自由中,个体会失( shī)去生存的自重。
自己的过( guò)去使朱丽叶无法开始自( zì)己的新生活,她必须逃离( lí)自己的过去,这是获得欲( yù)望自由的第一步。朱丽叶( yè)主动打电话叫来安东,可( kě)是,仅仅一次肉体之欢就( jiù)让朱丽叶感到过去的影( yǐng)子使自己无法享有性爱( ài)的感觉。朱丽叶逃离安东( dōng),搬到另一城市,让自己淹( yān)没在陌生的生活世界中( zhōng)。朱丽叶竭力要摆脱过去( qù),就像要摆脱假尸的抽搐( chù)。她拒绝协助完成丈夫未( wèi)完成的交响曲,避开一切( qiè)熟识的人,好像谁知道她( tā)曾是某某人的妻子,就是( shì)对自己的生存约束。她丈( zhàng)夫太有名,是欧共体的作( zuò)曲家。已逝的丈夫就像自( zì)己隐没不去的身影,成了( le)她的在世负担,吞噬了她( tā)亘古无双的魅力。基斯洛( luò)夫斯基要表达的是:即便( biàn)在个人情感这一最为属( shǔ)己的领域,人的愿望自由( yóu)也是有限的。他在谈到朱( zhū)丽叶时说:没有过去!她决( jué)定将之一笔勾销,即使往( wǎng)日又重现,它也只出现在( zài)音乐中。看来你无法从曾( céng)经发生过的事中完全解( jiě)脱出来。你做不到,因为在( zài)某个时刻,一些像是恐惧( jù)、寂寞的感觉,或是像朱丽( lì)叶经历到被欺骗的感觉( jué),总会不时浮上心头。朱丽( lì)叶受骗的感觉使她改变( biàn)如此之大,令她领悟到自( zì)己无法过她想过的日子( zi)。那即是属于个人自由的( de)范畴。我们可以从感觉中( zhōng)解脱的程度到底有多大( dà)?爱是一种牢狱吗?抑或是( shì)一种自由?
有两件事对朱( zhū)丽叶改变自己起了决定( dìng)性的作用。
朱丽叶住的公( gōng)寓里有一位喜欢跳脱衣( yī)舞的女邻居(生性喜欢欣( xīn)赏自己的身体激起的情( qíng)欲是一种消极自由),一天( tiān)深夜,这脱衣舞女郎突然( rán)从舞厅打电话给朱丽叶( yè),请求她马上去一趟。原来( lái),这位脱衣舞女郎在台上( shàng)脱衣时,发现自己的父亲( qīn)坐在下面。纷乱的悲戚令( lìng)她不能自已,她需要一个( gè)人的体谅。
谁能、谁愿意体( tǐ)谅一个在社会目光看来( lái)不道德的脱衣舞女的如( rú)此悲戚?朱丽叶答应去看( kàn)她。
朱丽叶问她,为什么要( yào)干这一行。
脱衣舞女的回( huí)答说:“我喜欢。”
朱丽叶看到( dào),脱衣舞女其实同她一样( yàng),深陷在自身的过去和自( zì)己的生命愿望的矛盾之( zhī)中。脱衣舞女的“我喜欢”必( bì)得面对她父亲的眼睛,正( zhèng)如朱丽叶的“我想要”必得( dé)面对自己虽然已经死去( qù)的丈夫和女儿。
朱丽叶的( de)丈夫是著名作曲家,他死( sǐ)后传媒把他的私生活变( biàn)成了公共话题。朱丽叶一( yī)直试图避开传媒的议论( lùn),但她还是从电视节目上( shàng)得知自己丈夫曾有情人( rén)。朱丽叶一直以为自己的( de)家庭是幸福的,丈夫居然( rán)有情人——一位法律系毕业( yè)的女律师,而且正怀着一( yī)个他们的孩子。
朱丽叶要( yào)想摆脱过去的束缚,在私( sī)人情感领域中获得自由( yóu),看来不可能了。基斯洛夫( fū)斯基说过,《蓝》要探讨自由( yóu)的欠缺。什么样的自由的( de)欠缺?私人性的情爱自由( yóu)的欠缺。个人的喜好和情( qíng)爱可能是个人生命的自( zì)由想象最切身的空间。在( zài)私人情感中人是否能充( chōng)分享有自由理想?私人性( xìng)的生命愿望和喜好自由( yóu)吗?脱衣舞女郎面对自己( jǐ)的父亲、朱丽叶面对自己( jǐ)丈夫的情人时,发现了自( zì)己私人自由的在体性——而( ér)不是政治性和社会性——的( de)限制,她们都无法改变自( zì)己生命的过去。
解决个体( tǐ)生命的在体性欠缺与生( shēng)命理想的欲望之间的不( bù)平衡,从古至今有两种不( bù)同的方案:一些圣贤说生( shēng)命热情和愿望都是徒劳( láo)的、无用的、伤身的,劝导人( rén)们放弃自己的生命热情( qíng)和愿望,人应该安于自己( jǐ)生命的欠然(道德寂静主( zhǔ)义);另一些圣贤劝导人们( men)把自己私人的生命热情( qíng)和愿望转移到集体性的( de)——社群、民族、阶级、国家甚至( zhì)总体的人类的生命热情( qíng)和愿望中去,由此克服个( gè)体生命的欠然(道德理想( xiǎng)主义)。如果既不放弃自己( jǐ)的生命热情和愿望、又不( bù)转移到集体性的生命热( rè)情和愿望中去,个体生命( mìng)就会在自身的在体性欠( qiàn)缺与生命
理想欲望的不( bù)平衡中受苦,甚至悲观、绝( jué)望。
的确如此!
然而,在如此( cǐ)受苦、悲观、绝望中,个人的( de)生命仍然可能是热情的( de)、有意义的。这就是自由主( zhǔ)义的生命价值观。
道德寂( jì)静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 yì)者会认为,这样的生命价( jià)值观充满矛盾、不圆满(圆( yuán)融)。道德自由主义者认为( wèi),这种生命价值观虽然不( bù)是高超的,却是契合人性( xìng)。人性、人生及其对于美好( hǎo)生活的想象本身就充满( mǎn)悖论。自由主义伦理是人( rén)生终究意难平的伦理,既( jì)不逃避、也不企图超越人( rén)生中的悖论,但也不是仅( jǐn)仅认可人生悖论根本不( bù)可解决以及人性的脆弱( ruò),而是珍惜生命悖论中爱( ài)的碎片。
基斯洛夫斯基对( duì)生命既悲观、又热情,他的( de)叙事抱慰个人在生命悖( bèi)论中的挣扎。即便一个人( rén)对自己的美好生活的追( zhuī)求在无从避免的生活悖( bèi)论中被撕成了碎片,依然( rán)是美好的人生。生命碎片( piàn)是悖论人生中因执着于( yú)自己的生命热情而挣扎( zhā)得遍体鳞伤的这一个身( shēn)体,基斯洛夫斯基的目光( guāng)对这样的生命碎片充满( mǎn)眷顾之情:我喜欢观察生( shēng)命的碎片,喜欢在不知前( qián)因后果的情况下拍下被( bèi)我惊鸿一瞥的生活。
悖论( lùn)中的爱就是终究意难平( píng),它的第一个含义是个体( tǐ)生命的热情和理想——那个( gè)非要喜欢唱歌不可的女( nǚ)孩子的心愿。
由于个体偶( ǒu)在的肉身性,爱的在性就( jiù)是碎片。
亚当和夏娃走出( chū)伊甸园,爱就破碎了,要在( zài)此世中爱,就得甘愿成为( wèi)碎片。爱就是对成为碎片( piàn)的生命热情和理想有信( xìn)心和盼望,对它永生不悔( huǐ)。
悖论中的爱的第二个含( hán)义是在悖论人生中的包( bāo)容和忍耐,不轻视每一颗( kē)在生命挣扎中破碎的心( xīn),不夸张自己的生命想象( xiàng)的受伤,体谅每一个在生( shēng)命的挣扎中成为爱的碎( suì)片的生命。
朱丽叶找到自( zì)己丈夫的情人,没有责备( bèi),或要求感情赔偿,把丈夫( fū)所有的遗产——存款和一栋( dòng)楼房——转交给她。
朱丽叶不( bù)再逃离,而是面对自己的( de)过去。她领悟到,获得情感( gǎn)的自由需要另一种爱的( de)能力。
朱丽叶停下寻求自( zì)然权利的自由的脚步,转( zhuǎn)身走向安东,同他用长笛( dí)和钢琴的对答谱写前夫( fū)未完成的交响曲——在这部( bù)名为“欧洲”的交响乐中,基( jī)斯洛夫斯基注入了自己( jǐ)对这另一种爱的能力的( de)信心。他虚构了一位名叫( jiào)Van den Budenmayer的中古作曲家,《欧洲交响( xiǎng)乐》是依Budenmayer的音乐思想来谱( pǔ)写的。朱丽叶对安东说,交( jiāo)响乐的结尾必须让人们( men)记起Budenmayer的音乐,这是她丈夫( fū)的心愿:You know how much he loved him. Not just because of his music, but because of his tragic life and his premonition of misery.另一种爱的能力( lì)指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爱( ài)?
《蓝、白、红》三部曲中,只有《蓝( lán)》的结局没有意外事件,基( jī)斯洛夫斯基用保罗的爱( ài)颂来祝福朱丽叶:我即使( shǐ)会讲人间各种话,甚至于( yú)天使的话,如果没有爱,我( wǒ)的话就像吵闹的锣和响( xiǎng)亮的钹一样。我即使有讲( jiǎng)道的才能,有各种知识能( néng)够洞悉各种奥秘,甚至有( yǒu)坚强的信心能够移山倒( dào)海,如果没有爱,就算不了( le)什么。……爱是坚韧的、仁慈的( de);有爱就不嫉妒、不自夸、不( bù)骄傲……爱能包容一切,对一( yī)切有信心,对一切有盼望( wàng),能忍受一切。……爱是永恒的( de)。讲道的才能是暂时的;讲( jiǎng)灵语的恩赐总有一天会( huì)终止;知识也会成为过去( qù);……信心、盼望和爱,这三样是( shì)永存的,而其中最重要的( de)是爱。(保罗,《科林多前书》13:1—2,4,7—8,13)
这( zhè)就是基斯洛夫斯基心中( zhōng)的另一种爱的能力。
保罗( luó)的爱颂在《蓝》的结局以合( hé)唱和独唱形式出现,用古( gǔ)希腊文演唱,旋律有如一( yī)曲悲戚颂歌——颂唱生存惊( jīng)恐中的宁静、破碎中的无( wú)损。在这恍如隔世之音的( de)悲戚颂歌中,基斯洛夫斯( sī)基寄托了自己对欧洲和( hé)世界的信、望、爱:The rhythm is slower and from the music of the joyous hymn about love which could be the salvation of Europe and of the world, it becomes serious, announces something dark, dangerous.与此同时( shí),基斯洛夫斯基让人们在( zài)画面上看到:By the window, we find Julie, her face in her hands. One by one, tears appear on these hands. Julie is crying helplessly.一位美国评( píng)论家说,基斯洛夫斯基是( shì)“幽默的虚无主义者”。如此( cǐ)评论表明这位美国评论( lùn)家何等缺乏评鉴能力。“幽( yōu)默的虚无主义者”这个称( chēng)号用于昆德拉倒恰如其( qí)分,他的叙事沉醉于幽默( mò),很少让人感动。
基斯洛夫( fū)斯基的电影叙事作品是( shì)一个隐喻的织体,不少人( rén)物在各个作品中交错出( chū)场。生活是偶在的网络,道( dào)德意识是这张布满尘灰( huī)的网上的蜘蛛。他的道德( dé)焦虑不是律法主义的或( huò)决疑论的。生命的道德不( bù)是黑白分明,也非雾霭迷( mí)蒙,而是悖论中的爱的蔚( wèi)蓝色。一个个体的生命是( shì)由一连串偶然聚合而成( chéng)的,个体没有一个恒在的( de)依持,个体幸福是残缺的( de),个体的爱也是破损的,在( zài)偶然中成为碎片。
尽管如( rú)此,基斯洛夫斯基固执地( dì)要抱慰在爱中挣扎得遍( biàn)体鳞伤的个体,珍惜残缺( quē)和破损的爱的碎片。
基斯( sī)洛夫斯基的叙事绝不仅( jǐn)仅为了展示爱的碎片,他( tā)记述过两件小事……
在巴黎( lí)城郊,一位十五岁光景的( de)女孩子认出他,走上前来( lái)对他说,自从她看了《薇娥( é)丽卡的双重生命》,她现在( zài)知道,灵魂的确存在。基斯( sī)洛夫斯基听后觉得,“只为( wèi)了让一位巴黎少女领悟( wù)灵魂真的存在,就值得了( le)!”
在柏林大街上,一位五十( shí)岁左右的女人认出了他( tā),拉着他的手哭起来。原来( lái),这女人与她女儿虽住在( zài)一起,却形同陌路有五六( liù)年;前不久,母女俩一同看( kàn)了《十诫》,看完电视后,女儿( ér)吻了母亲一下。
“只为那一( yī)个吻,为那一个女人,拍那( nà)部电影就值得了”——基斯洛( luò)夫斯基这样觉得。
基斯洛( luò)夫斯基并非不清楚,“这个( gè)吻的爱只持续了五分钟( zhōng)”。尽管如此,只为这一个只( zhǐ)有五分钟的吻,基斯洛夫( fū)斯基觉得,自己的创作艰( jiān)辛也值了。
爱的碎片只是( shì)生活中的诸多碎片之一( yī),然而,却是唯一可以支托( tuō)偶在个体残身的碎片。
这( zhè)种珍惜是一种信念——蔚蓝( lán)色的信念。

越战,20世纪下半页的历史( shǐ)转折点

南越當時的第一夫人是( shì)時任總統吳廷琰弟弟的( de)老婆,而吳本人是在越南( nán)少數派的天主教徒,一身( shēn)法國做派的第一夫人在( zài)佛教徒抗爭事件中的口( kǒu)無遮攔終於點燃了民眾( zhòng)的憤怒 第三集开始起飞( fēi),真正呼应了标题: TURNING POINT 肯尼迪( dí)遇刺,马丁路德金遇刺,小( xiǎo)肯尼迪遇刺...一切的一切( qiè),都跟...

31.98K
3周前

有了爸爸妈妈和孩子们( men)爱意的流动,幸福是如此( cǐ)具象。

「要幸福成这样才可以结( jié)婚」「要做到这样才能生孩( hái)子」,这两句话是我看《爸爸( bà)当家》时出现频率最高的( de)弹幕。 互联网上恐婚恐育( yù)的声音那么大,但不妨碍( ài)大家感知爱,追求爱与幸( xìng)福。 并非是「幸福的家庭千( qiān)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 yǒu)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也( yě)有许多不幸的时刻,但他( tā)们...

96.06K
3周前

薛景求张东健新片《普通( tōng)家庭》曝预告,今年10月韩国( guó)上映,烂番茄新鲜度100%

声光阁讯 薛景求、张东健( jiàn)、金喜爱、秀贤主演的电影( yǐng)《普通家庭》发布预告,将于( yú)今年10月在韩国上映。影片( piàn)去年在多伦多国际电影( yǐng)节首映,目前烂番茄新鲜( xiān)度100%(8个评价)。 本片由《八月照( zhào)相馆》导演 许秦豪

86.14K
3周前

《惊声尖叫6》北美创系列最( zuì)高开画 《逃出白垩纪》首周( zhōu)末排名第三

声光阁讯上周末北美多( duō)部新片上映,据外媒Deadline报道( dào),《惊声尖叫6》4450万美元开画夺( duó)冠,创造系列最佳开画。《奎( kuí)迪3》次周2710万美元居亚,《逃出( chū)白垩纪》虽然口碑一般,但( dàn)1250万美元依然能

17.97K
3周前

国色芳华

敲重点!国色芳华芒果史( shǐ)冠,芒果的下载量是其他( tā)平台的1/3到1/4,芒果的日活也( yě)大部分都在综艺,国色芳( fāng)华的热播期是38天,并且国( guó)色芳华提前锁V,杨紫的台( tái)词也太牛了吧:哪怕是无( wú)名女子,工匠商贾,只要她( tā)能够济弱扶倾,安民报国( guó),便不负华年,当称国色!!!铿( kēng)锵有力令人震撼,解...

91.12K
3周前

39岁不结婚,决定这辈子一( yī)个人过……

对每个人来说,自己和身( shēn)边人的老去与死亡,都是( shì)不可避免的。当我们意识( shí)到这一点时,认真地去做( zuò)规划,更从容地面对接下( xià)来的生活;好好地去思考( kǎo)人生的价值,永远保持勇( yǒng)敢和善良,让每一天都遵( zūn)从自己的内心,对自己和( hé)身边的人负责,这才是30+ 这( zhè)个年纪应该确立的人生( shēng)观。 NHK的新...

15.42K
3周前

《剧场版忍者乱太郎博士( shì)最强忍者军团》原画和设( shè)定材料集按订单出售,并( bìng)在动手活动中出售

松竹将发行《忍魂乱太郎( láng)剧场版独武忍者军团最( zuì)强武官》(2024年上映)的原画和( hé)设定资料集。该书包括角( jiǎo)色道具设置、美术设置、...

22.31K
2周前

电影《我本是高山》曝光主( zhǔ)题曲MV,“没有什么是不可能( néng)的”

声光阁讯 根据张桂梅真( zhēn)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 běn)是高山》今日发布主题曲( qū)《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MV,万( wàn)妮达用极具穿透力的歌( gē)声,将大山女孩在张校长( zhǎng)的带领下逆风向前,努力( lì)学习冲破命运牢笼的心( xīn)路历程娓娓道来。同步

44.21K
3周前

想看咒怨那种纯粹恐怖( bù)片的可以劝退了

这分明是抗抑郁正能量( liàng)宣传片+恐怖复仇喜剧 吓( xià)人的地方很老套并没有( yǒu)很吓人,也没有什么jump scare,如果( guǒ)想看咒怨 午夜凶铃那样( yàng)的传统恐怖片的可以不( bù)要看了,这电影根本就不( bù)恐怖 相反我觉得后半段( duàn)才是精华,这是对恐怖片( piàn)的解构——灯闪就修灯,害怕( pà)就骂人,拿起武器物理驱( qū)魔反抗...

60.06K
3周前

张子枫胡先煦这对CP,好嗑( kē)吗?《穿过月亮的旅行》为爱( ài)赴千里却擦肩而过

声光阁特稿异地恋最最( zuì)重要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me)? 过来人都该心照不宣——千( qiān)万别搞什么惊喜! 五一上( shàng)映的纯爱电影《穿过月亮( liàng)的旅行》,讲的就是一对异( yì)地恋小夫妻由欢欣与遗( yí)憾共同交织而成的爱情( qíng)故事。 他们为爱赶赴千

36.36K
3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