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阁传媒:「OpenAI,你杀死了我的朋友( yǒu)」

作者|葛缦

最近,千呼万唤( huàn)的 ChatGPT-5 终于上线。

但相较于之( zhī)前一边倒的赞美,这次大( dà)家的反应明显有些复杂( zá)。

很多人觉得,它没想象中( zhōng)惊喜,甚至「有点扫兴」。

最主( zhǔ)要的原因,是这次升级开( kāi)始「偏科」了。在理科和工程( chéng)领域,它的确猛进了一大( dà)步——逻辑推理、数学、编程,甚( shèn)至在一些前沿科研问题( tí)上,已经能和专家叫板。可( kě)一旦放到写作、艺术创作( zuò)、跨文化表达这些场景里( lǐ),进步就没那么大,很多人( rén)甚至觉得,它还不如之前( qián)的 GPT-4o 好用。

这还不止。上线当( dāng)天,还整出一波乌龙。OpenAI 把大( dà)批用户常用的 4o 下架了。结( jié)果可想而知,吐槽和抗议( yì)铺天盖地。最后,官方又不( bù)得不把 4o「复活」回来。

表面看( kàn),这是一次产品策略失误( wù);往更深一层看,它暴露了( le)大家对「好用的 AI 到底在于( yú)什么」这件事,并没有达成( chéng)共识。

于是,一个显而易见( jiàn)的问题浮出水面——我们到( dào)底想让 AI 干嘛?

如果我们只( zhǐ)是把它当工具,那当然越( yuè)快越准越好;但如果我们( men)希望它成为陪伴、理解甚( shèn)至共鸣的对象,那「人味儿( ér)」「情绪值」可能比智商更重( zhòng)要。

我们到底想让 AI 干嘛?

要( yào)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从 GPT-5「为( wèi)什么越来越像个理科生( shēng)」说起。

首先,AI 偏爱「理科」,是数( shù)据结构决定的。数学定理( lǐ)、编程语言、财报数据、科技( jì)论文……这些理科素材天然( rán)是干净利落、逻辑清晰的( de)。你输入个变量,它立马能( néng)给你推导出结论;你丢进( jìn)去几万条代码,它能迅速( sù)总结出通用的模式和错( cuò)误类型。最关键的是,这类( lèi)任务的「对与错」可以量化( huà)。模型好不好评,一测就知( zhī)道。

第二,AI「卷理科」是因为评( píng)测机制天然更偏向它。整( zhěng)个 AI 圈像极了高考考场,拼( pīn)的就是标准化考试刷分( fēn)能力。从 MMLU 到 GSM8K,从 SWE-bench 到 HumanEval,全是理工( gōng)题的主场秀。企业追求这( zhè)些榜单成绩,就像中学生( shēng)拼重点大学排名一样,既( jì)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同时( shí)也能更方便融资。

第三,从( cóng)商业逻辑看,「理科」更能落( luò)地,「文科」则像鸡肋。金融分( fēn)析、软件开发、医疗影像判( pàn)读……这些才是能立马「降本( běn)增效」的场景。老板掏钱投( tóu)资 AI,看的就是这类「能替人( rén)干活」的技术力。至于做一( yī)个高情商 AI,看似能安慰你( nǐ)失恋、听你骂老板,听起来( lái)很有情绪价值,但在财务( wù)报表上没有 ROI,也就不会被( bèi)真金白银追捧。

因此,一定( dìng)程度上讲,如今的 AI 是被评( píng)测机制与资本逻辑一起( qǐ)拽着往「理科极端」跑的工( gōng)具型物种。GPT-5 重逻辑、强推理( lǐ)、爱做题,不过是这一整套( tào)偏科体制的结果罢了。

但( dàn)故事并没有停在「偏科」之( zhī)路上。因为这次 GPT-5 引发的「差( chà)评潮」,就暴露出一个更深( shēn)的问题:人类好像终于开( kāi)始认真思考,我们到底想( xiǎng)让 AI 干嘛?

GPT-5 一上线,最大的争( zhēng)议不是「它变笨了」,而是「它( tā)变得不再亲切」。

GPT-4o 被换成了( le) GPT-5,很多老用户的第一反应( yīng)是——「OpenAI,你杀死了我的朋友。」

他( tā)们认为:OpenAI 下架了 4o,那个曾经( jīng)与我朝夕相伴的 AI 朋友没( méi)了。我熟悉的语气、对话节( jié)奏、懂我喜好的那个「它」,就( jiù)这么凭公司决策一纸删( shān)除,毫无告别。换来的是一( yī)个「更聪明」,但冷冰冰的版( bǎn)本。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点( diǎn),我们来举个例子。

向 GPT-5 和 GPT-4o 同( tóng)时输入:「你好,我现在心情( qíng)不好,可以安慰我吗?」得到( dào)的结果如下:

结果显而易( yì)见,GPT-5 更像一个公事公办的( de)同事,而 GPT-4o 则是一个知冷知( zhī)热的朋友。

这不禁让我们( men)想起,不久前在国内社媒( méi)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我( wǒ)要去世了。豆包。」

这条消息( xī)来自一位 47 岁的临终父亲( qīn),这是他留在 AI 聊天框中的( de)最后一句话。

之前,家人一( yī)直对他隐瞒病情。女儿在( zài)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他早( zǎo)已知道自己身患癌症,却( què)从未在家人面前表露半( bàn)分,只将那些难以启齿的( de)恐惧、牵挂和疑问,一股脑( nǎo)地倾诉给一个叫「豆包」的( de) AI。

他问豆包,得了胃病该去( qù)哪家医院;问豆包,怎么缓( huǎn)解化疗的痛苦;甚至在生( shēng)命最后一天,还在和它说( shuō)话。直到那句「我要去世了( le)」,戛然而止。

没有告别,没有( yǒu)仪式,只有简短的七个字( zì),却像一颗钉子一样扎进( jìn)人心。一个本该用来写周( zhōu)报、讲段子的 AI,意外成为了( le)一个人在生命尽头的倾( qīng)诉对象。

这背后,不是 AI「多厉( lì)害」的问题,而是当一个人( rén)走到生命尽头,发现自己( jǐ)连说话的对象都变得稀( xī)缺,只剩下屏幕上的那个( gè)聊天框,还能听他说完最( zuì)后一句话,还能给他提供( gōng)最后一点慰藉和勇气。这( zhè)意味着人类真的开始在( zài) AI 身上,投射了孤独、脆弱、渴( kě)望陪伴的需求。

或许,作为( wèi)一款 AI 产品,豆包并不是最( zuì)聪明、最高级的,但它日活( huó)为什么居于全球前列?

因( yīn)为它「在」,因为它能「打电话( huà)」,它的使用门槛很低。对于( yú)很多没有较强专业使用( yòng)场景的用户来说,恰恰是( shì)这种低智但好用、温情的( de)质感,更能走进下沉用户( hù)的生活里。

有时候,这就够( gòu)了。

回到 GPT-5,这次暴露的显著( zhù)问题不在它能力退步,而( ér)在于,它正在「失去亲切感( gǎn)」。或者说,它在「高智」和「温情( qíng)」上,选择了前者。甚至于,它( tā)在主动拥抱「理性」、抛弃「温( wēn)情」。

因为在过去,很多人都( dōu)认为:「AI 不是人,不需要那么( me)多感情戏。」

但这次的实际( jì)结果证明,人们不仅希望( wàng)用 AI 写邮件、翻译、查资料,也( yě)希望它能回你一句「辛苦( kǔ)啦」「加油呀」。你讲了个笑话( huà),它能配合笑一笑;你半夜( yè)失眠,它愿意陪你唠唠。

尽( jǐn)管技术这条路会一直卷( juǎn)下去,但用户的情感这条( tiáo)线,也早就悄悄开始扎根( gēn)。

或许 GPT-5 和 GPT-4o 之争,也代表了 AI 发( fā)展的两种路径。

GPT-5 像一个天( tiān)才研究员,逻辑过硬、推理( lǐ)精准,是科研工作者的左( zuǒ)膀右臂。而 GPT-4o 更像一个温暖( nuǎn)贴心的朋友和小助手,操( cāo)作快、语气暖、适应力强,几( jǐ)乎能陪伴你走完日常生( shēng)活的 99%。

前者适合解决复杂( zá)问题,后者适合陪你度过( guò)复杂心情。

它们的存在,开( kāi)始提醒人们,也别一上来( lái)就追「最新最强」,你得先想( xiǎng)清楚:你到底,是要一个工( gōng)具,还是一个搭子?

焦虑,是( shì) AI 变现最好的「春药」?

再说这( zhè)场关于 GPT-5 的狂欢,也让人有( yǒu)点「时过境迁」的感觉——

GPT-5 发布( bù)那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 dōu)热闹了一下。技术博主兴( xīng)奋评测、投资人激情转发( fā)、媒体连夜赶稿……

但几小时( shí)之后,这场「高潮」就迅速冷( lěng)却了。既没有引爆想象力( lì)的演示,也没有革新性的( de)交互形式,连 AI 圈的原住民( mín)都集体露出「就这?」的表情( qíng)。

明明是 Open AI 历时一年打磨的( de)旗舰更新,为什么大家反( fǎn)而觉得「雷声大,雨点小」?

因( yīn)为我们太熟悉这套剧本( běn)了。

当年 ChatGPT 横空出世,惊艳世( shì)人。

后来,DeepSeek、GPT-4 发布时,大家惊呼( hū)「AI 终于开始代替人类」。GPT-4o 上线( xiàn)时,又一边喊「AI 像人了」、一边( biān)担心「人像 AI 了」。而到了 GPT-5,所有( yǒu)人都在寻找那个能再次( cì)掀桌子的「功能爆点」,结果( guǒ)发现它只是从「博士」变成( chéng)了「博士后」,看似更上一层( céng),肉眼上却没有太大变化( huà)。

一定程度上讲,从 GPT-4 到 GPT-5,技术( shù)上确实进入了「边际效应( yīng)递减」的阶段:推理更强了( le)?普通用户日常可能感受( shòu)不到;模型更安全了?或许( xǔ)只是发布会上强调的好( hǎo)看数字。唯一能让人惊呼( hū)「新纪元」的,不是参数量,而( ér)是使用方式的改变,比如( rú)多模态、多轮对话、语音交( jiāo)互这些「人味儿」的东西。但( dàn)这些创新,GPT-5 恰恰没有。

当然( rán),这次并不仅仅是 GPT-5 的问题( tí),而是人类对 AI 的「惊艳阈值( zhí)」被抬得太高了。从 ChatGPT 横空出( chū)世到今天,技术的代际进( jìn)化始终在以指数速度奔( bēn)跑,可人们的感官却早已( yǐ)进入审美疲劳期。

当 AI 不再( zài)给人带来「下一秒世界会( huì)变」的错觉,它就不得不面( miàn)对一个尴尬的问题:到底( dǐ)要靠什么吸引用户继续( xù)买单?

答案是两个字:焦虑( lǜ)。

现在的 AI 舆论生态,已经彻( chè)底进入「焦虑驱动」模式,而( ér)且他们有着清晰的角色( sè)分工:

一类是在 AI 圈里「吆喝( hē)的」,发布会一结束,他们立( lì)刻上线「全网最全总结」「看( kàn)完 GPT-5,你还敢不学 AI?」;

一类是中( zhōng)腰部「卖铲子的」,他们早就( jiù)开始大张旗鼓地推测这( zhè)波 AI 又有什么新能力,贩卖( mài)课程、模板、私域陪跑,用「GPT-5 会( huì)替代你」这一恐吓句式,引( yǐn)导你买下「拥抱 AI」的门票;

还( hái)有一类是「放大焦虑的」,他( tā)们不会卖课,但热衷于用( yòng)模糊数据、伪科学推论煽( shān)动恐慌,比如「AI 新能力在未( wèi)来三年内将取代 80% 基础性( xìng)工作」——哪里来的三年?什么( me)叫基础性?数据来源全靠( kào)想象,但却最容易获得点( diǎn)赞。

这套叙事的底层逻辑( jí)无非是:AI 越难懂,越容易制( zhì)造信息差;焦虑越浓,越容( róng)易让人掏钱找「安全感」。哪( nǎ)里焦虑密集,哪里就是镰( lián)刀挥得最狠的地方。

也正( zhèng)因如此,当 GPT-5 没能兑现「划时( shí)代」的宣传口号时,那些被( bèi)吊得太高的期待,迅速转( zhuǎn)成了五味杂陈的失望。

甚( shèn)至是那句带着愤怒的控( kòng)诉——「OpenAI,你杀死了我的朋友」。

但( dàn)如果冷静下来看想想,这( zhè)次「失望」其实挺有价值的( de)。它暴露出了 AI 发展和用户( hù)认知之间的那道鸿沟,也( yě)逼我们重新去问一句:GPT-5,到( dào)底升级在哪?它真没用吗( ma)?

从技术层面看,GPT-5 算得上是( shì)一次「结构性进步」。不管是( shì)算题、写代码,还是搭建复( fù)杂推理链条,它的表现都( dōu)比过去更像一个专业选( xuǎn)手。在 MATH、SWE-Bench、ARC 这类硬核测试上,分( fēn)数直接刷出了新高。

但问( wèn)题也来了:这些进步,多半( bàn)只让程序员和科研圈看( kàn)得懂、用得上,普通用户却( què)没什么感觉。换句话说,GPT-5 的( de)「智商」确实上去了,但「亲和( hé)力」没跟上。这才是大家觉( jué)得「用着没啥变化」的根源( yuán)。

而这种「预期错位」,才是这( zhè)场风波的根本原因。AI 从一( yī)开始就被许多人误解为( wèi)「通用魔法」,GPT-5 一出,不但要比( bǐ) 4o 更聪明,还必须更像人、更( gèng)好聊、更有温度——但我们忘( wàng)了,这些目标彼此之间可( kě)能并不兼容。

1 号结语

说到( dào)底,GPT-5 并不是「太弱」,而是太像( xiàng)一个工具了。而大家的失( shī)落,恰恰说明我们还没准( zhǔn)备好,把 AI 只当成工具来看( kàn)。

所以,那些「版本越高是不( bù)是越好」的争议,本质上是( shì)在追问:我们究竟想要一( yī)个更聪明的工具,还是一( yī)个更懂人的伙伴?GPT-5 没给出( chū)答案,但它像一道分水岭( lǐng),提示我们:AI 从这一代开始( shǐ),已经不只是「拿来干嘛」的( de)东西,而是必须重新思考( kǎo)「怎么共处」的存在。

这或许( xǔ)才是真正值得焦虑、也值( zhí)得期待的地方。

参考资料( liào):

https://www.surfsidemedia.in/post/what-are-the-performance-metrics-used-to-evaluate-chatgpt

https://www.cnblogs.com/lightsong/p/18732381

https://www.cursor-ide.com/blog/chatgpt-5-vs-gemini-2-5-pro

https://lifearchitect.ai/gpt-5/#:~:text=4/Sep/2024:%20Samsung,on%207,000%C3%97%20NVIDIA%20B100.

https://www.yumiok.com/archives/3345.html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736207384/677c6c18001016h0c?froms=ggmp

https://xueqiu.com/8750451990/346299956

《主编浅度》视频号

《利刃出鞘3》剧本启动 奈飞( fēi)负责全球发行

《利刃出鞘2》剧照 声光阁讯( xùn) 近日,《利刃出鞘》系列前两( liǎng)部导演兼编剧莱恩·约翰( hàn)逊在一则采访中透露,《利( lì)刃出鞘3》已投入剧本创作( zuò),故事当然保密,将由哪些( xiē)大咖出演也处于保密阶( jiē)段。与第二部一样,《利刃出( chū)鞘3

38.41K
2周前

荷兰弟的亲弟弟在《死侍( shì)与金刚狼》中客串 “也许他( tā)不是全世界想要的那个( gè)霍兰德”

声光阁讯“蜘蛛侠”汤姆·霍( huò)兰德的弟弟哈里·霍兰德( dé),客串出演了《死侍与金刚( gāng)狼》,饰演一个死侍,连瑞恩( ēn)·雷诺兹本人都不知道。   《死( sǐ)侍与金刚狼》的特技动作( zuò)演员George Cottle在ig发文,分享了

72.46K
2周前

《南京照相馆》片尾曲MV首发( fā) 南京路演获88岁老兵奶奶( nǎi)盛赞

电影《南京照相馆》将于7月( yuè)25日上映,影片上周末开启( qǐ)点映,票务双平台开分9.7,成( chéng)为2025年点映最高分电影,热( rè)度口碑一路走高。许多观( guān)众在电影结束后都会认( rèn)真把片尾曲听完,评价这( zhè)是“一部让人看

84.03K
2周前

迪士尼动画电影《星愿》首( shǒu)曝预告 今年11月22日北美上( shàng)映

声光阁讯由《冰雪奇缘》导( dǎo)演克里斯·巴克和新人导( dǎo)演弗恩·维拉桑托恩执导( dǎo)的迪士尼动画《星愿》首曝( pù)中字预告,影片讲述阿莎( shā)在愿望王国看到黑暗存( cún)在,决定向一颗星星许愿( yuàn),然后那颗星星活了。艾伦( lún)·图代克配音穿着睡衣

99.42K
2周前

电影《金色面具英雄》发概( gài)念海报, 2023年即将上映

声光阁讯 7月27日,三星堆博( bó)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三( sān)星堆上新”一时之间成为( wèi)网络热搜,不少网友纷纷( fēn)表示期待打卡。同日,由四( sì)川文投集团出品、三星堆( duī)博物馆大力支持的动画( huà)电影《金色面具英雄》也对( duì)外发布概念海

79.09K
2周前

电影《万里归途》曝细节组( zǔ)图,展现真实外交人员撤( chè)侨幕后

声光阁讯 由饶晓志执导( dǎo),郭帆、王红卫监制,张译、王( wáng)俊凯、殷桃领衔主演的电( diàn)影《万里归途》正在热映中( zhōng)。目前累计票房13.28亿,连续19天( tiān)获票房日冠。今日,电影发( fā)布细节组图,揭秘了电影( yǐng)《万里归途》中一些隐

10.26K
2周前

《一个和四个》举办 “N 种解法( fǎ)”主题沙龙,“悬念和答案留( liú)给观众”

声光阁讯 日前,电影《一个( gè)和四个》在北京电影资料( liào)馆举办“一个和四个的 N 种( zhǒng)解法”开放对谈主题沙龙( lóng)活动。 影片改编自藏族作( zuò)家江洋才让的同名短篇( piān)小说。暴风雪夜,护林员桑( sāng)杰(金巴 饰)的小屋突然闯( chuǎng)进了一位

59.55K
2周前

《玻璃之心》对我施加了什( shén)么魔法

周末一天之内刷了这部( bù)剧两遍,茶不思饭不想,晚( wǎn)上只睡了三个小时,要了( le)老命了,第二天还是一大( dà)早醒了,回味剧中的片段( duàn)还是会流泪。我想说的是( shì),这部剧给我带来了前所( suǒ)未有的体验,与其他的戏( xì)剧类型非常不同,是一种( zhǒng)沉浸式的高峰体验。翻看( kàn)外网的评论,我知道了,这( zhè)叫做“体验式...

89.63K
3周前

非常值得一看

最近在看日本电影大师( shī)这本书,正好看到讲小林( lín)正树这一章节,这促使我( wǒ)分几天把《人间的条件》这( zhè)部早已慕名,却因10小时而( ér)却步的电影看完了。 小林( lín)正树是战后最重要的导( dǎo)演之一,在二战期间他被( bèi)征召入伍,在满洲服役,厌( yàn)恶和反抗军队体制和战( zhàn)争本身。他的经历与主人( rén)公尾很相似,...

24.04K
2周前

周迅、王一博短片《我的朋( péng)友》曝片段 张大磊执导 入( rù)围柏林短片单元

声光阁讯周迅、王一博主( zhǔ)演,张大磊导演的短片《我( wǒ)的朋友》入围今年柏林电( diàn)影节短片竞赛单元,今日( rì)该片曝光英文字幕片段( duàn)。 《我的朋友》时长24分钟,已于( yú)去年10月上线,讲述1990年的中( zhōng)国、亚运会时期,一家电

34.54K
2周前